发布日期:2025-07-23 19:21 点击次数:81
2025年6月28日至7月7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及国际中文教育(音乐)实践与研究基地与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联合承办,社会多单位共同支持的第十届“中国音乐文化”国际研修学院,完成了在北京和厦门两地举办的丰富多彩中国音乐文化研修活动,圆满收官。
“中国音乐文化”国际夏令营及研修学院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创立于2014年的重点品牌项目,在原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和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先后支持下,已成功举办九届,共有来自五大洲74个国家的近800人次的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各国音乐爱好者来华或在线参与,通过学习中国民族乐器演奏、走访中国北京及多个城市,与中国艺术高校师生交流及合作演出,深度体验中华音乐文化,并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将中国音乐传播向世界的各国文化使者。
2025年适逢中国与意大利建交55周年,也是“中国音乐文化”国际研修学院第十次举办。本次活动以“意韵青春”为主题,邀请来自意大利墨西拿音乐学院的21位演奏及作曲专业师生来华开展为期十天的研学交流,以音乐为桥梁,实地感受中意文化交流历史的源远流长。
6月29日的开幕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201演奏厅举办,由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及国际中文教育(音乐)实践与研究基地主任樊薇主持,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柯扬出席并致辞,他指出:中国和意大利分处古代“丝绸之路”两端,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绵延千年。第十届“中国音乐文化”国际研修学院为中意青年搭建了用音乐交流合作的平台,让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在今日延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开幕音乐会中,中央音乐学院和墨西拿音乐学院师生分别演出了中国民族和西方经典曲目,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汇聚于同一舞台,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赢得现场百余位观众的热情赞誉。
开幕音乐会之后,意大利师生先在北京开展了为期5天的研学活动,包括:在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的指导下,学习演奏唢呐、笛子、笙等6种中国民族乐器;聆听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贾国平教授、音乐学系主任何宽钊教授所作的作曲、音乐美学专业讲座;参访长城、天坛、首都博物馆等多个历史人文场所,并学习了基础中文课程。
7月3日,研学团队来到位于厦门的华侨大学,出席由该校音乐舞蹈学院院长何丽丽主持的欢迎仪式暨歌舞音乐会。华侨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曾珊妮在致辞中谈到:音乐是跨越国界、沟通心灵的语言,青少年是决定未来世界发展的核心力量。非常感谢“中国音乐文化”国际研修学院在第十年的里程碑能落地华侨大学,让中外青年用音乐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彼此理解、结下友谊。
其后,意大利师生通过多种方式深入领略闽南特色文化,包括:学习用闽南方言演唱歌曲,表演素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的福建南音选段;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参访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开元寺和“泉州文化名片”南少林寺;赴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观看石雕、彩扎等传统手工艺品;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了解以中世纪刺桐港(即泉州港)为中心,波澜壮阔的中国古代航海交通历史,并惊喜地在展板中发现了中意文化交流先驱——马可·波罗的事迹简介。
此外,活动期间,两位意大利带队教师——墨西拿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卡梅隆·基雷米(Carmelo Chillemi)、管弦系主任朱塞佩·科尔皮纳(Giuseppe Corpina)还分别面向中央音乐学院和华侨大学师生举办了以意大利歌剧为专题的讲座和大师班,达成中意双向文化交流与分享。
7月6日,第十届“中国音乐文化”国际研修学院闭幕汇报音乐会在华侨大学演播厅隆重举办,演出曲目不仅包括华大师生和意大利师生分别呈现的中西音乐作品,还有4首研修成果汇报作品作为压轴曲目。虽然只有短短一周多的学习时间,但凭借着音乐超越语言的共通之处,意大利师生们迅速掌握了基本演奏/演唱技巧和方言发音,形神兼备地与华大师生合作演出了闽南语歌曲《望春风》、福建南音弹唱《走马观花有意趣》,以及民乐合奏《梅花三弄》《金蛇狂舞》。
音乐会之后,朱塞佩·科尔皮纳教授激动地表示:去年4月,中央音乐学院“国际中文日”巡演团在墨西拿音乐学院的演出,激起意大利师生热烈反响,没想到一年之后,他们就有机会来到遥远的中国,非常感谢“中国音乐文化”国际研修学院为他们提供如此难得的跨文化音乐交流机会。中国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丰富的传统音乐给团队师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美好的印象。意大利学生埃马努埃莱·斯特兰蒂诺(Emanuele Sterrantino)谈到: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乃至非欧盟国家,中国真的很美,历史厚重而丰富,研修活动极大丰富了他的文化储备,提升了音乐素养。感谢中央音乐学院张开双臂欢迎他们,让他们感觉像在家一样。学生玛丽亚奇拉·乔尔达诺(Mariachiara Giordano)说:尽管我们之间存在语言障碍,但依然可以通过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语言——音乐,共享喜悦,结下友谊。学生文森佐·帕沃内(Vincenzo Pavone)表示:将把这次学到的所有东西视为自己人生的珍宝,并带着中国文化的印记回到家乡。很多意大利学生还表示,通过学习交流,他们已与中国音乐家们成为好友,回国后会继续学习中国乐器演奏,深入探索中国文化。
十天的中华音乐文化研修之旅,让开幕音乐会中风格迥异的音乐展示,在闭幕汇报音乐会中转化为中意青年共同奏响的融合乐章,这乐声不仅呼应了古老的丝路精神,见证了当代中意两国青年的互相尊重和彼此欣赏,更成为延绵千年的中意文化交流历史在现实的映照和缩影!
供稿: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
国际中文教育(音乐)实践与研究基地
设计:谢晓昀
责任编辑:邸思木雅
近期发布
音绘心声|“授渔计划·美育课堂”第三期全国乡村音乐教师培训圆满落幕
我校师生赴美交流并成功举办“人工智能与计算机音乐日”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教育及青年发展局
与我校联合办学签字仪式在澳门举行
上一篇:谁打赢了抗日战争?
下一篇:没有了